6月28日,马国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返回银川。本报记者詹思佳 实习生付亚明摄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我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亲人。”28日,马国庆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6天前,回族小伙儿马国庆赴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了一位国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他是第3540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在中华骨髓库宁夏分库里,他是第九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但同时,他是宁夏首例少数民族捐献者。
“配型成功,就跟中了500万大奖一样高兴”
35岁的马国庆,是吴忠市一名普通的个体经营户。2012年8月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在宁夏分库吴忠市工作站采集了10毫升血样。今年1月,他的血样经初步检验,与国内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当他从吴忠市工作站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同意捐献。
马国庆怎么会想到要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这还得从2003年说起。马国庆的一位至亲得了胃出血,遗憾病逝。这让马国庆十分悲痛,从那以后他便坚持无偿献血。
今年4月,马国庆的造血干细胞与那位白血病患者高分辨检测相合,经过专家反复审核,符合捐献条件。“我能用我的造血干细胞换回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就像中了500万元大奖一样高兴。得知我要去捐献干细胞时,我父亲也十分开心。”马国庆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马国庆的善举在吴忠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邻里亲朋都去欢送。当然,大伙儿也非常关注他的身体恢复状况。
“我多了个亲人”
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6月22日,按照中华骨髓库的安排,马国庆在北京指定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实现了他挽救他人生命的意愿。他赴京捐献期间,宁夏分库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谈及捐献救人,马国庆说:“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能够救一个人真的很高兴。现在,我就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亲人。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帮助别人。”
28日,守候在银川河东机场等待马国庆归来的人真不少。“今天从吴忠来了30多位亲戚,欢迎我们家的英雄,看到他健康地从北京回来了,我们都很高兴。这样一来我还多了一个孩子呢。”马国庆的父亲告诉记者。
宁夏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工作人员说:“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捐献干细胞会损害身体。其实捐献干细胞和献血差不多,只是过程复杂一些。我们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踊跃参与,来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
中华骨髓库宁夏分库从2005年募集志愿者到现在,已有12863人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成功匹配并且捐献的有9例。
■本报记者詹思佳实习生 付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