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有关慢阻肺病的专题讲座
7月26日,第六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病学术会议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拉开帷幕。记者了解到,我区慢阻肺病患病率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有将近9个人患有慢阻肺病,而呼吸道感染是我区患病率高的突出危险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出席会议并表示,社会上宣传的有关香烟降焦减害是误导公众,劝阻吸烟是当务之急。
慢阻肺病死亡率与艾滋并列
据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副院长张锦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四位。在全球范围内,受慢阻肺困扰的患者多达6亿,每年可导致275万人死亡。在我国,每年慢阻肺患者总人数可达2700万。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虽然数以亿计的患者每天都在和慢阻肺斗争,但它却是全球最缺乏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杀手。据估计,有5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因为这种疾病可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尤其在早期阶段。当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时已是中晚期。而中晚期的慢阻肺患者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到30%,此时再好的专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我区每百人中有近9人患慢阻肺病
2010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国家相关部门委托进行宁夏地区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将石嘴山、银川、吴忠、泾源4个市县的近5000名40岁以上人群列为调查对象,经过填写调查问卷、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实验、确诊等调查程序,最终得出结论:宁夏地区慢阻肺的患病率是8.87%;患病率有民族、城乡差异,汉族高于回族,农村高于城市,但四县市没有差异。
在宁夏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宁夏地区慢阻肺以早期为主,呼吸道感染是突出危险因素,其次是吸烟,目前宁夏地区总吸烟率为28.87%。
对于这样一组数据,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夏地处西北腹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作为一种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目前国内的临床治疗却相对滞后。可喜的是,目前宁夏已经做了相关流行病学调研,今后还可以开展药物及检查费用的摸索,切实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项工作如果开展顺利,今后还可以向西北地区推广。
钟南山:预防慢阻肺病当务之急是戒烟
钟南山表示,吸烟和使用柴火、煤炭这样的生物燃料,是导致慢阻肺的两大诱因,预防慢阻肺病的当务之急是戒烟。有一段时间,社会上诸如“降焦”“减害”“淡味烟”“低尼古丁烟”“中草药烟”等“新型卷烟”的宣传对公众误导非常厉害。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认为吸“新型卷烟”的健康风险降低而继续吸烟;已戒烟的吸烟者认为吸“新型卷烟”的健康风险降低而重新开始吸烟,还有不吸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则认为“新型卷烟”安全无害而开始吸烟。1999年,我国烟草销售量总体是下降的,后来连年上涨,就是靠着这些宣传。
钟南山告诉记者,世界范围内根本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就对身体健康有害。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于吸普通卷烟,吸“低焦油卷烟”并不会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中草药卷烟”与普通卷烟一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延伸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也就是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却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慢阻肺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患者的呼吸功能渐进下降,将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吸烟、大气污染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阻肺的三个主要外因。